若要問你誰是目前最成功的日系豪華品牌?那答案肯定非雷克薩斯莫屬,作為豐田旗下的高端汽車,雷克薩斯比起同為日系豪車的謳歌以及英菲尼迪都要受歡迎得多,這不僅僅隻是在銷量層面,在口碑以及利潤方面,雷克薩斯的表現也同樣超越瞭眾多二線豪華品牌,畢竟人傢可是要加價排隊才能提到車。
不可否認,在近幾年的二線豪華品牌競爭中,雷克薩斯的表現過於搶眼。比如一臺走量的雷克薩斯ES,盡管起售價不足30萬元,但你想要原價買到這臺車幾乎是很難得,加價2、3萬已經成為瞭大傢“心照不宣”的秘密。而像是雷克薩斯LM這款MPV,更被號稱豪華版埃爾法,在市面上普遍都需要加價80或上百萬,車型“含金量”之高,就連大哥奔馳都要直呼“內行”。
然而進入到2022年,雷克薩斯卻猶如被當頭一棒,因為根據上險量顯示,這傢車企似乎已經為自己的傲慢付出瞭代價。作為最能夠真實衡量一傢車企的銷售數據,上險量是指購買新車並完成交強險的繳納之後,算上的實際成交數字,比起廠傢所公佈的銷量數字更加可靠和具有說服力。而今年雷克薩斯在華前十個月的上險量,僅僅隻有15.6萬輛,同比下滑高達17.67%,可以說是比較慘的瞭。
要知道的是,這還是在雷克薩斯放下身段後取得的成績。特別是在今年下半年,隨著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實行,以及豐田對旗下車型開始釋放優惠,雷克薩斯也不如以前那麼高傲瞭,諸如ES這樣的熱銷車不用加價都有現車,甚至通過某些地區的行情來看,它還給出瞭1.5-2萬的優惠,這讓一向加價雷克薩斯都顯得“另類”瞭起來。
歸根究底,雷克薩斯的競爭力確實在不斷下降。就拿熱銷車ES來舉例,因為其進口車身份,超高保值率以及省油省心少故障的優勢,這輛2.0L的自吸車型一下子賣到上30萬,的確是非常不一般。不過由於如今消費者變得越來越成熟與精明,以及疫情影響的大環境下,這種定價虛高的車型明顯不太吃香。
與此同時,縱觀雷克薩斯在今年的發展,確實爭議也比較多。特別是在今年夏天,一則關於雷克薩斯LM在行車路上發生事故後,卻因為車門無法正常開啟,最後使得這場事故最終造成一人遇難的消息,無不讓全國人民痛心。瞭解汽車的都知道,雷克薩斯LM就不是普通豪車,算上加價的話落地得200萬左右,可這樣的高昂座駕都無法保證乘客安全,出現事故後四個車門都被鎖死,也讓雷克薩斯信譽大受折扣。
再來就是,雷克薩斯也被質疑“精準減配”。以可靠性而著稱的雷克薩斯,在ES的CCRs50km/h測試中,搭載的AEB系統竟然完全沒有識別到障礙物,作為對比,雷克薩斯日版與歐版車型在該項測試中均是優秀。本來雷克薩斯的一大優勢就是進口車,如今卻被質疑有區別對待,這種做法不就是往裡“倒油”嗎?
更別說雷克薩斯在新能源賽道中也發展緩慢。雖然它也推出過純電動車,可一款油改電但要賣36.2萬元的UX,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也並不突出。再加上以省油省心著稱的雷克薩斯,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崛起,也逐漸沒有什麼優勢,特別是在高油價的背景下,買輛純電動車肯定比燃油車用車成本少很多,雷克薩斯銷量下滑也在意料之中瞭。
寫在最後
以前,豐田擅長通過各種饑餓營銷的方式,以此來達到加價的目的,但這種做法顯然不那麼湊效瞭。縱觀近段時間的汽車市場,也能發現消費者對於加價的容忍度在降低,比如豐田賽那與國產寶馬X5,就都因為亂加價嘗食瞭惡果,特別是在年輕購車消費者增多之後,這樣的手段也無法得到他們的喜愛。可以說,隨著自主新能源的崛起,加價行為被深惡痛絕,以及自傢車型的競爭力下降等原因,雷克薩斯也不再是那個站在神壇上的豪華品牌瞭。
“圖片來源於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