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說起V4仿賽,你首先會想到誰?
杜卡迪V4嗎?
No!它的馬力還是小瞭一點……
作為同樣來自意大利的廠牌,阿普利亞由於產品線不夠豐富,以及在國內的市場開發不足之外,拿出產品和杜卡迪“真刀真槍”的幹一架也是絲毫不怵的。而近年來隨著國內摩托車市場的繁榮,阿普利亞也抓準機會,拿出自傢最優秀的產品進軍國內。在有瞭RS660和TUONO 660奠定好的基礎後,作為旗艦級的“大哥”——2022款RSV4 Factory和TUONO V4也分別以23.88萬和18.8萬元正式進入國內。
▲RSV4 Factory
▲TUONO V4
其實大傢之所以對歐洲車型的興趣越來越高過日系車,有一個關鍵的因素,就是歐洲車在實際性能和配置上都能力壓日系車一頭。得益於歐洲許多地區沒有公路限速,而當地人也熱衷於體驗極限駕駛的樂趣。這便使得強調性能的賽事能在歐洲大放異彩,車友們也會因為賽事的結果,對某個品牌或某款車型特別熱衷。
眾所周知,阿普利亞對於賽事的投入無比巨大,旗下的入門級仿賽RS 125更有著“歐洲賽車手的搖籃”的美譽,傳奇車手羅西最初也是從阿普利亞車隊開始瞭他的冠軍之路。而在今年的MotoGP賽場上,阿普利亞車隊的表現也是有目共睹的。截至目前,更占據著車隊積分榜首的位置。因此充分攜帶賽車基因的RSV4 Factory和TUONO V4進入國內,更有機會能打破杜卡迪在大排量仿賽市場一傢獨大的局面。
RSV4 Factory
雖說近兩年來,無論是進口還是國產仿賽,大傢對於空力套件產生瞭幾近瘋狂的熱衷。要知道,其實早在2018年上市的RSV4 RF LE上,阿普利亞就為其加入瞭空力套件。而作為首個在超級摩托車上搭載空力套件的品牌,阿普利亞多年來對於的投入和研究可謂是巨大的。
回說RSV4 Factory,在外形上以RS660的革命性設計為靈感,最終得出一個空氣阻力更低的造型。通過測試,RSV4 Factory的導流罩相比老款來說,風阻保護提升瞭11%,能夠更好地隔絕高速空氣對於肩膀和頭部帶來的阻力。而前部沖壓進氣口的特殊設計,還能增加7%的空氣壓力,對發動機性能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。另外和側板融為一體的隱藏式定風翼,在經過風洞測驗、MotoGP賽事測驗以及公路測驗後,無論是在加速、急剎、甚至過彎時,都能夠提供強大的下壓力幫助穩定車身。
RSV4 Factory動力單元采用的是一顆65°夾角、1,099cc、V型四缸發動機,擁有217匹的最大馬力。這要比起杜卡迪V4來說,盡管RSV4 Factory的實際排量略小一些,但卻有著足足7匹的馬力優勢。
關於在車架的打造上,阿普利亞也有著自己的獨傢特色。得益於對制造優質車架的技術掌握,以及對優化各類車架結構方法的熟知,使得阿普利亞擁有對超精細車架結構封裝的技術實力。下到入門級,上到公升級,市場上從不會有人質疑阿普利亞的車架。
而對於RSV4 Factory來說,歷史以來最具特色的就是車架的調節技術,這也是市場上非常罕見能在市售車上搭載的一項功能。終端表現為可以提供車主對於發動機離地高度、轉向前傾角、搖臂支點、車尾高度等部位的調節,真正做到因人而異,使車子完全適應車手的身材以及駕駛習慣。
當然在重心分配上,RSV4 Factory也是一如既往地貫徹“集中”策略。通過仔細地考量,將油箱的大部分燃料集中在車座下方,使車輛的動態平衡不會因為油量的變化而受到影響。進而帶來更加靈活、可控的駕控感受。
配置層面上,RSV4 Factory也是給出瞭旗艦級的表現。Ohlins Smart EC 2.0半主動式減震系統透過ASC(電子控制單元)將實時數據傳遞給11MP ECU,進而實現在任何情況下,電腦都可以根據實際騎行反饋,對減震系統和轉向阻尼器進行全局調節。並且這套系統還支持多個模式個性化調節,也可隨機切換到手動模式下運行。
制動系統也同樣是賽用級的Brembo Stylema?卡鉗,配合高性能剎車片。在降低7%配件重量的同時,還能大幅度降低制動液在卡鉗內的流動速度,進而確保強力制動時的安穩性。另外新增加的卡鉗內置通風道,搭配原廠選裝的碳纖維散熱導流罩,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剎車溫度,減少熱衰影響。
電控系統就不多說瞭,當今時代,頂級廠牌的性能車款,在電控層面的投入也是巨大的。而RSV4 Factory更是具備標桿級的最新一代APRC電控系統,其中包括ATC牽引力控制系統、AWC防翹頭系統、AEM發動機圖譜、AEB發動機制動系統、ALC彈射控制系統、AQS快速換擋系統、APL Pit line限速器、ACC定速巡航系統。以及標配多圖譜彎道ABS系統、六種騎行模式等等。
TUONO V4
而作為RSV4 Factory的孿生兄弟,TUONO V4無論是在性能還是配置上,也僅僅隻是做瞭些街道化的調整。在阿普利亞獨特的車架技術下,TUONO V4可以通過對車架的精準調整將仿賽變為街車,並不隻是單純的拆殼而已。
動力部分,雖然搭載的雖然是和RSV4 Factory相同形制的發動機,但為瞭提升街道駕駛的舒適性,在動力性能上都做出瞭適應性調整。實際排量下調至1,077cc,最大馬力則來到瞭172匹。
當然,由於應用場景的改變,使得TUONO V4無論是在硬件配置還是電控層面多做瞭相應的調整。減震系統是機械全可調的SHOWA減震,輪轂也改為鑄造輪轂。不過在電控系統方面,TUONO V4除瞭減震控制系統外,其餘均與RSV4 Factory保持一致。
並且在設計上,TUONO V4除瞭貫徹傢族傳承的超強運動基因外,還加強瞭旅行性能。包括對風擋尺寸及角度的調整,以及采用瞭舒適型的一體式座椅。再配合出色的空氣動力學設計,將能夠帶來輕松且愜意的旅行體驗。
編後語
就阿普利亞近兩年來在國內市場的動作不難看出,其對於國內市場的信心以及誠意都很足。而隨著用戶數量的提升和對於賽事活動的耕耘,相信未來大傢對於阿普利亞車型產品會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。
那麼關於這兩款車型你們有什麼看法呢?來評論區一起聊聊吧!
Aprilia RSV4 Factory - 技術參數
發動機
縱向65°V4發動機,4沖程,液冷系統,雙頂置凸輪軸 (DOHC),每缸四氣門
缸徑沖程
81 x 53.3 mm
實際排量
1,099 cc
壓縮比
13.6:1
進氣系統
帶有動態進氣口的氣箱。4個獨立48mm Marelli節氣門體,8個噴油嘴, Ride-By-Wire 電子油門控制系統。
變速箱
6速卡式變速箱
變速桿配Aprilia 快速換擋電子系統 (AQS)
離合器
多片式濕式離合器,配防跳離合系統
電控系統
APRC 系統包括Aprilia 發動機圖譜 (AEM)、Aprilia發動機制動系統(AEB)、Aprilia 牽引力控制系統(ATC)、Aprilia防翹頭控制系統(AWC)、Aprilia彈射控制系統 (ALC)、定速巡航控制 (ACC)、Aprilia 維修站通道限速器。
6 種騎行模式
懸架
沖壓和鑄造制造的雙梁鋁合金懸架, 配備?hlins Smart EC 2.0主動電子控制轉向阻尼器
前懸掛
倒置式,Smart EC 2.0 電子管理 ?hlins NIX 前叉。
? 43 mm TIN 表面處理支柱, 鋁制徑向卡鉗安裝座,液壓壓縮、回彈阻尼和彈簧預載可調,行程125 mm
後懸掛
倒置雙支撐鋁制搖臂;Smart EC 2.0 電子管理 ?hlins TTX 單避震懸掛,彈簧預載、軸距和液壓壓縮和回彈阻尼可調。行程 115 mm
制動系統
前輪: ?330mm浮動式不銹鋼雙制動盤。Brembo Stylema? 單體徑向卡鉗配4個?30 mm 對置活塞
後輪: ?220mm制動盤;Brembo卡鉗,配2個?32 mm活塞
Bosch ABS防抱死系統,配轉彎功能和 3 種設置,帶 RLM策略
輪轂
鍛造鋁合金輪轂,
前輪:3.5”x17”;後輪:6”x17”
輪胎
前輪胎:120/70 ZR 17;
後輪胎:200/55 ZR 17;
車輛尺寸
軸距1,435 mm
長度2,055 mm
寬度735 mm
車頭轉向角度:24.6°
拖拽距:104.5 mm
整備質量
油箱容量
202 kg
17.9 L
Aprilia Tuono V4 1100 - 技術參數
發動機類型
縱向65°V4發動機,4沖程,液冷系統,雙頂置凸輪軸 (DOHC),每缸四氣門
缸徑與沖程
81 x 52.3 mm
實際排量
1077 cc
啟動方式
電啟動
變速箱
6速卡式變速箱
變速桿配Aprilia 快速換擋電子系統 (AQS)
離合器
濕式多片式離合器,帶防跳離合系統
電子管理系統
APRC 系統,包括發動機圖譜 (AEM)、Aprilia發動機制動系統(AEB)、Aprilia 牽引力控制系統(ATC)、Aprilia防翹頭控制系統(AWC)、Aprilia彈射控制系統 (ALC)、Aprilia 定速巡航控制 (ACC)、Aprilia 維修站通道限速器。
6 種騎行模式 (3 種公路模式,3 種賽道模式)
懸架
雙梁鋁合金懸架,帶壓制和鑄造板材。Sachs 轉向減震器
前懸掛
倒置式,Sachs前叉,?43 mm支柱。
後懸掛
倒置雙支撐鋁制搖臂。Sachs單避震懸掛,彈簧預載、液壓壓縮和回彈阻尼可調
制動系統
前輪:? 330 浮動式不銹鋼雙制動盤. Brembo M50 單體徑向卡鉗,配 4 個 ?30 mm 對向活塞。
後輪:? 220mm制動盤;Brembo 卡鉗, 配 2個? 32mm活塞
Bosch 9.1 MP ABS系統,配轉彎功能和 3 種圖譜設置,帶 RLM策略
輪轂
鑄鋁輪轂
前輪:3.5”x17”
後輪:6.00”x17”
輪胎
前胎:120/70 ZR 17;
後胎:190/55 ZR 17
車輛尺寸
軸距1,450 mm
長度2,070 mm
寬度810 mm
車頭轉向角度 24.7°
拖拽距 99.7 mm
整備重量
209 kg